向绿而行风起云涌,生态雁城金叶泛浪。生物防治在防灾降害中大显身手,智慧烘烤在降碳增效上迈实脚步,综合利用在变废为宝间探索向前,一场逐“绿”而行、向“绿”而兴的烟叶产业生态曲正在湖南衡阳烟区协奏弹唱,金叶产业跃动的绿色“音符”传遍千家万户、千山万水。
“生物防治”降灾减害
(生物防治生态岛)
“草木植成,国之富也。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,近年来,衡阳市烟草专卖局(公司)坚决把绿色作为烟叶生产的底色,把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烟叶产业发展的全过程,积极推广以虫治虫、种花养虫、性诱杀虫的生物防控技术,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烟叶生产技术体系,以“绿色”展示烟叶降灾减害的蓬勃活力。
正值盛夏,衡阳市耒阳市烟农李友良看着丰收在望的烟田说道:“往年斜纹夜蛾用药都防不住,今年用了性诱诱捕器,蛾子都自己钻到袋子里去,真的是太神奇了”。
省心、省力、高效、安全,不止烟农欢迎,烟叶生产管理人员也连声叫好。“以往防治蚜虫,我要走村入户督促烟农施药,今年全面推广烟蚜茧蜂统防统治,效果好我还少跑了好多路。”衡阳市祁东县局(分公司)烟技员刘喜庆说。
2025年全市建立烟叶生产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5个,示范面积2.5万亩,辐射区5个,覆盖面积8万亩。集成无毒壮苗、免疫诱抗剂、蚜茧蜂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,构建从育苗、移栽、大田全流程的烟草病毒病防治体系,在烟区推广应用,覆盖率达到100%;性诱、食诱、灯诱防治地老虎及鳞翅目害虫成虫技术,经过5年的努力,从“一点萌芽”到“遍地开花”,1878户烟农全员参与、全面推广;在烟田田埂或空闲区域集中种植向日葵、波斯菊、格桑花等蜜源作物,形成吸引瓢虫、食蚜蝇等天敌昆虫的“生态岛”,有效控制蚜虫等烟田害虫。通过烟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,全年烟草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2%以内,化学农药用量同比下降9.5%,降低烟农亩均成本100元以上,增加烟农综合效益达2000万元左右。
“智慧烘烤”点绿成金
(智慧烘烤界面)
瞄准“节能、减排、降碳”目标,衡阳市烟草专卖局(公司)以烟叶烘烤为切入口,聚焦智能化、轻简化打造“慧烘烤”,围绕清洁化、高效化使用“生物质”,以一抹绿色点燃烟叶烘“黄”烤“金”的烈火。
2020年以来,随着行业新一轮密集烤房“煤改清洁能源”迭代升级,衡阳烟区改造和新建生物质烤房2816座,让烟叶烘烤逐渐取下“浓烟”“硫化物污染”标签,充分发挥生物质烤房可实现碳循环的优势,试点探索物联网智慧烘烤,着力在“操作简单、功能实用、直观高效”上下功夫,在烤房架设高清摄像头、高敏度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,针对烟农操作做足减法,开发企业微信服务号,烟农只需一部手机,即可随时进入“智慧烘烤”界面,实时查看烤房温湿度、烟叶变化及预警信息等,实现从“指尖”到“烤房”的数据传输。对于烟技员,开发移动端和电脑端两套管理软件,设置远程监控、数据采集、数据分析、远程控制等管理模块,并打通5个产区的数据联通,破解“数据孤岛”壁垒,初步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、安全可控,推动烟技员用好数据“富矿”,开展大数据分析,全面优化烘烤工艺改进,实现从“会烘烤”向“慧烘烤”的转变,促进烟叶产业以“智”提“质”。
“综合利用”变废为宝
“我们聚焦烟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,初步探索形成了‘生物质造粒、热解炭化与微生物发酵’三大板块的生物技术,实现了‘魔法再生’‘变废为宝’。”衡阳市局(公司)烟叶生产技术中心主任向鹏华介绍到。
(生物质烤房)
烟秆、废弃烟叶等烟叶产业的废弃物在以往长期被遗弃,极易造成土壤“面源污染”,衡阳市局(公司)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,由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周智亲自牵头,依托学院教学与创业深度结合的优势,建立了一支农、校、企三方融合的科技团队,2022年以来,在烟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综合利用方面深耕发力,从烟田到高校进工厂,串联产业生产与需求两端,改造的烟草拔秆机在广袤烟区畅行无阻,解决了人工拔秆效率低下、劳动强度大的弊端,衡阳烟区每年5万多吨烟秆可成为“变废为宝”的好原料。团队设计的生物质颗粒制造机,将烟秆与玉米秸秆按照6:4的比例搭配,经过粉碎、挤压、成型,制成生物质颗粒,在全市2000余座烤房推广,实现了自主生产到产业增收。创新设计的制碳机,以650℃的高温热解碳化淬炼,一根根烟秆转化为一粒粒富碳多孔的“黑金”生物炭。开发的微生物发酵技术,在含水率60%-70%、温度58-63℃、pH5.5-5.8条件下,将秸秆转化为微生物肥料,施用于烟田,可达到改良土壤结构,增加土壤有机碳量的效果,实现烟草废弃物从“碳源”到“碳汇”的转变,成功探索出一条“变废为宝”绿色转型之路。
绿色之势,浩浩汤汤,下阶段,衡阳市局(公司)将继续锚定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,以绿色发展为琴键,弹奏行业新质生产力活力迸发的生动“音符”,助力烟区更美、烟农更富、烟叶更强。
港联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